三 乡贤代表
社会名人
张在海(1865-?):今官庄四组人。曾出任广东省兴宁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告退还乡隐居。
陈延龙(生卒年不详):男,官庄村三组人,清光绪1890年期间任宜昌府议员。
刘干(生卒年月不详):广东人。1945年下半年与周端培、王来甫一行3人来风洞河开辟游击区,常住屈家岗、风洞河、背马山。先后发展陈其刚、周树堂、毛秀英、施海东、易友三、施传友、张明三为共产党员。1946年成立背马山党支部(含风洞河)。1949年6月任小溪塔区公所指导员,1950年任宜昌专署专员。
陈其刚(1927.1-1997.11):男,官庄村五组(风洞河)人。1945年随同刘干在游击区积极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工作,成为当时游击区的关键人物。1949年随刘干一起到小溪塔区公所工作,后历任宜昌县、兴山县副县长等职。
杨恕伯(1912.8-):男,官庄村一组(官庄老集镇)人。下学后一直经商,是官庄场商会的负责人。1940年随国军121师牟庭芳部362团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夏,经峰溪乡八个保选举为国民党宜昌县参议员。曾联名八个保的保、甲人员上告横行乡里的地方武装头目张斗山,恶霸张斗山等人1948年春被枪毙。1947年秋掩护中共共地下党员刘干,并将其安全送往游击区。
宋子厚(生卒年月不详):官庄村一组人。1938年至1947年任国民党水警纵队重庆至武汉大队长。
高祖华(1924.10-):男,官庄村三组人,曾任湖北拖拉机厂人事科、工具科、教育科科长。
李家林(1927.10-1990.3):男,官庄村五组人,1948年在宜昌师范入伍,后一直任成都军区干部。
杜福氏(1928年-2006年):男,官庄村一组人,曾任宜昌地区财政局副局长。
高贵仟(1928.7-):男,官庄村三组人,曾任宜昌县水利局局长,当阳市工商局局长。
周贵银(1929.5-):男,,官庄村三组人,六十年代曾任宜昌县人武部部长十多年。
高桂英(1929.8-):女,现名高翔,官庄村三组人,原南下干部高瑞培的夫人。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广州市航道局妇联主席。
叶德运(1933.5-1982.11):男,官庄村五组人,解放初入伍,在云南野战医院工作,后任宜昌县人民医院院长。
陈启声(1943.11-):男,官庄村四组人,1963年入伍至1971年后转业到中南橡胶厂(即137厂属中直属机关)人武部长。
高玉梅(1951.10-):女,官庄村三组人,曾任宜昌市纪委办公室主任。
袁世宝(1953-1978.6.4):革命烈士。生前在河南郑州34468雷达高炮部队服役。
许伦银(1954.4-):男,官庄村三组人,曾任武汉铁路分局(宜昌站)主任。
杨鹤鸣(1955.4-):男,官庄村三组人,曾任宜昌县交通局长、夷陵区老干部局局长。
周业银(1954.6-):男,官庄村三组人,曾任宜昌县供销社主任。
杜德斌(1963.3-):男,官庄村五组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学部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地理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刘长荣(1978.11-):男,官庄村四组人,任兴山县农商银行行长。
赵学军(1964-):男,官庄村二组人,曾任宜昌县(夷陵区)粮食局局长、林业局局长,现任夷陵区交通局局长
杨华声(1970.3-):男,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贸系,在德国留学八年,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现任浙江省万丰集团销售总监。
杨勇(1975.6-):男,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环境工程和试验验证工作。现任机电产品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总师,高级工程师。
章道华(1964.4):男:官庄村二组人,主任药师,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工会主席。
习博(1981.8-):男,官庄村一组人,工业自动化博士,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任中铁第四设计院研究所书记、所长。
曾庆泉(1953.3-):男,官庄村四组人,曾任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武装部政委,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副主席。
黄永丰(1947.9-):男,官庄村四组人,1965年入伍,在8201部队任连长,1978年任湖北省第四监狱政治处主任。
杨建明(1958-)男,官庄村三组人,任宜昌市纪委办公室主任。
张宝(1982.9-)男,官庄村三组人,任职于中国兵器研究所。
杜仕红(1951.5):男,官庄村四组人,曾任湖北宜昌传输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工会主席。
文艺能人
习长金版画
习长金:男,官庄村一组人,2013年获得夷陵区“民间利益文化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证书,2014年获“全区文化体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卢发仁:男,官庄村一组人,整理出版《山夜歌风》民间唱曲2000本,其内容篇幅居全区第一,受全区表彰。
习长明:官庄村一组人,是官庄村“东声乐队”的老板,专为农户过红事搭台、迎客、唱歌、跳舞、表演,吹、打、说、唱,活跃气氛。
陈发会:女,官庄村二组人,会唱山歌,打快板,打莲腔(即九子兵)装丑,说相声,演小品,玩彩莲船。
乡土能人
习廷运(习家四公公,1859年清朝咸丰年间出生):武状元。男,官庄村一组人,因练得一身武功而闻名,会耍刀、枪、剑、戟、耙头杆,到朝廷中武举人。
王世忠(?-1967):武士,原龙泉镇法官泉村四组人,带出王风林、王秀林、王银林、张英臣、袁楚芝、王世富六个徒弟。王银林在抗日期间,曾凭武功从日寇手中逃生,抢夺日军士兵枪支。王秀林曾带三届徒弟。
刘仁山(?-1971.10):老榨匠。男,官庄村一组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老榨匠。据传他耕田的犁过夜就放在田里,因为他会“定身法”,若有人去偷,只要碰了犁就走不了了,等他去耕田,贼人才能脱身。
张家成(?-2012.5):风洞河人。厨师。9岁学艺,1952-1958年任宜昌三峡饭店主任,1964年到外交部管后勤,1966年出国到波兰、荷兰5年。
护秋队能人:从全村会使枪的200人中选出12人组成官庄护秋打猎队,办有持枪证,属夷陵区公安局治安大队管辖。队长刘永祥,成员有王凤权、官大宏、闫大荣、施丰远、施宏海、李缘柏、杜德生、杜德俊、施希林、黄卫明、王德富等12人。
李国金(1959.6-):经营能人。男,官庄村二组人。长期开家庭作坊酿酒销售,2010年受表彰获文明标兵,十星级文明户荣誉证书
标兵模范
周年秀:1993年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劳动 模范”、1995年宜昌市“巾帼致富带头人”
王家志: 1990年全县矿管先进工作者,1995年-1998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先进工作者”,1997、1998年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全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2005年被评为全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赵成银:1999年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文明 标兵”,1999年全县“十大新闻人物”,1999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评为全县农业普查“先进工作者”, 2002年全区“文明户”,2003年全区“文明标兵”,2003年全区“优秀党组织书记”,2004年被全区“文明个人”。
向家桂:1989年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习永忠:2001年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01年全区“先进区人大代表”,2003年全区“先进区人大代表”,2008年 “农民用水协会和新农村建设征文”活动三等奖(国家级)
闫 潇:2014年被评为夷陵区“十佳青年标兵”,2015年 宜昌市“优秀团干部”
四 风情博物
文化特色
传统体育项目有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拔河、跳高、赛跑等。公共活动场所1个,600平方米。
传统文艺活动有舞狮、跑旱船、走高桥、打花鼓子、玩半壳、驴赶车、老背少、九子兵、乐器演奏、舞蹈、小品、独唱、渔鼓、快板、三句半、巴山舞等。全村有锣鼓家业50套,歌师傅33人,乐队成员278人,为全区第一。
解放以来,原各村都成立过文艺宣传队,结合中心任务开展文艺宣传,并参加县区、市重大活动演出和文艺汇演。现有1个民间艺术团体,18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700名创业农村实用人才。群众性文艺演出活跃。
经济特色
今日官庄客商云集。村域经济由农业、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三大板块构成。农业以柑桔为主,主要物有柑桔、玉米、 油菜、花生等。加工业以采石、农机具、家具、柑橘打蜡为主。旅游业以餐饮服务为主,有农家乐16家。
未来发展:抓住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和夷陵区争创全省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机遇,依据自身资源及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官庄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宜昌市饮用水源中心生态保护区、宜昌近郊生态农业区,大力发展柑橘、畜禽水产养殖,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服务,加快集镇生态旅游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成为旅游产业知名、都市农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的都市休闲旅游第一村、城乡统筹发展样板村、城郊都市农业示范村、宜昌城市水源保护中心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
官庄是夷陵区柑橘专业村,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现有橘园面积5万亩,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优质柑桔生产基地”,被省农业厅、外国专家局授予“柑桔良种及技术引进示范基地”称号。“夷陵红”是官庄柑橘专业村经国家工商局商标注册的知名柑橘品牌,已成为夷陵区三大知名品牌之一。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由丰福柑桔专业合作社、浩恩柑桔专业合作社、岩花林木专业合作社、新合果蔬专业合作社、宜昌八大家柑桔专业合作社和夷陵桂源专业合作社联合发起组建的一家农民联合经济实体,现有社员5180户,入社率占官庄、仓屋榜、新合、岩花四村总农户的93.6%。
传统技艺
民国至今,全村“九老十八匠”468人。其中木匠98人,瓦匠115人,屠宰工41人,医生19人,兽医16人,铁匠18人,篾匠22人,另有石匠、銅锡匠、补锅佬、弹花匠、剃头匠、榨匠、窑匠、漆雕匠、绷匠、煮酒匠、织布匠若干人。尤以打榨、酿酒、打铁、琢石声名在外。
风俗特色
“吃血花”
即吃年猪肉。官庄杀年猪要择日期,亥日、亥时逢猪的本命,不能犯,以免次年喂猪不顺隧。大多数农户都要接亲朋好友及邻居“吃血花”。席上,除了很多配菜之外,猪子身上的肉、骨、肝、血四样,血花是主菜,因为猪血是新鲜的,寓意年猪喂大是花了心血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花心血才能成功。
周姓提前一天过年
周家始祖周建吾,人称“周官”。明末清初他在凤阳府一带做官,曾许愿回宜昌老家桥边联棚过年并祭祖,什么时间到家就什么时间过年。回家时坐的是拉索帆船,长江冬季都是北风呼啸,此时南风大起,十分有利帆船上航,使周建吾在过年的头一天腊月二十九日回到家中。随即吩咐家人烘猪头,放鞭炮敬老爷(指天地)过年。从此以后,凡属周建吾的后代人均提前一天过年。腊月三十则忌斋一天(不吃动物类的猪、牛、羊肉)。有副对联记此事:鹿满尽节何思千秋,凤署诚斋传法万代,(横披)汝南世家。
历史事件
抓捕张金山
反动“会道门”头目张金山一贯欺骗、煽动群众。组建“善子会”自任教头,宣传诈骗,破坏生产,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方圆几十里80%以上的农户被迷惑,闹得人心恍恍。1961年春,张金山又窜到官庄村五组(原风洞河村二组)陈发华家开展活动。宜昌县公安局接到基层政府的举报后,当即派人到陈发华家将张金山抓捕,送到龙泉铺,几天后在龙泉铺召开万人公判大会将其枪毙。
姓氏文化
2012年底全村共有132个姓氏,各姓氏人数合计6050人。名列前五位的姓氏是:李(517),王(429),张(392),杨(284),周(281)。各姓氏族谱记载郡望、辈派清晰的35支,分属杜、叶、李、赵、陈、黄、王、张、曹、杨、肖、施、章、刘、郭、周、习、官、童、胡、孙、覃、苏、闫、龚25姓。
五 声名荣誉
集体荣誉
官庄文艺剧团分别于1953年参加宜昌地区文艺大汇演、1955年参加宜昌至黄花公路修通庆典文艺汇演、1958年参加成立小溪塔公社庆典汇演。
1992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大湖坪召开。
2000年5月,大湖坪党支部出席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
2001年7月27日,中共宜昌县委,宜昌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向6.11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学习的决定”并颁发了奖金、奖牌、荣誉证书。
2007-2010连续5年荣膺区人大常委会“先进人大代表小组”。
2009年宜昌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村”,夷陵区计划生育局授予“生育文明建设先进村。
2010年度湖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湖北省卫生村”;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村”“文明村”“生态村”“食品安全创建工作”、“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2010、2011年度获区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消防安全委员会、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表彰的防火安全、消防安全、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先进村。
2013年宜昌首届最美乡村评选,全市15个村入选,官庄村荣登榜首。同年获区政府授予的“生态文明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村”。
2013年10月12日,2014年10月5日,第三、四届中国宜昌(夷陵)柑桔节连续在村柑橘文化广场举办。2013年度获区委、区政府表彰的“红旗单位”。
2014年获区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4年9月11日,全省“四化同步”现场会在官庄召开。10月18日宜昌市第八届健身操比赛在在村柑橘文化广场举办。
2014年10月18日南方片区林业系统花卉苗木会议在官庄召开。
2015年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2015年春节,官庄诗词歌赋迎新春联欢会进入央视“全国百家社区吟诵活动”。
村民荣誉
高 波:1996年出席省团代会、县团代会,获得 “五四青年奖”
向家桂:2015年6月被夷陵区委授予“光荣在党60年”荣誉证书
2000年全区“文明户
王宏声
2001年全区“文明户
赵成银
2010年全区“优秀中心户”
杨长春
2012年全区畜牧“优秀防疫员”
习长金
2013年全区“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
习长金 赵成银 李盈华 黄文港 祝廷虎
2014年全区“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
许伦忠 王家璋 李道忠 刘永祥 孙年明
名人与官庄
2011年国际柑橘协会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席柑桔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教授邓秀新指导官庄柑橘生产。
2012年12月19日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和官庄村村民一起诵读农村环保“五句子歌”
2014年3月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等参加全省“三万”活动推进会的与会领导到夷陵区官庄村考察。
2014年7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视察官庄村绿色示范乡村工程。
2014年10月20日非洲十六国外交部长参观官庄村。
2015年7月21日,全省国土整治现场会代表参观官庄村土地整治项目。
全市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代表考察官庄
最美夷陵摄影大赛在官庄开赛
参加中国夷陵柑橘节的外国游客
六 实物陈列
按标志性生产物件 、生活用具、文化用具工艺品三大类收集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