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元辰:鹤舞九天 人魔神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1

听香慢拂弦

$
0
0

听香慢拂弦

  

进老爱此事  听香慢拂弦。

过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年龄,没有狐朋狗友跟我“左牵黄右擎苍”,更没有越野车一路“千骑卷平岗”。退休的半老人一个,也没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妄想,没有“会挽雕弓如满玉”的本事与“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不过,苏子“听香慢拂弦”旳雅事,恬不知耻地学上了。

苏子之前的琴韵雅事,如高山流水,如胡笳十八拍,如广陵散,如梅花三弄,一曲一段揪心的历史,我也牵魂挂肠,但不敢高攀。就苏子“听香慢拂弦”,已足够学一辈子了。

“东坡琴”藏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就是一代名琴“松石间意”。底板上刻有“绍兴二年东坡居士”,还刻有唐寅文徵明、祝允明清代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及其许多书画界朋友的名字。13徽用黄金制成,固定琴弦的7个琴轸用和田玉制成,因此又有个很美的名字叫“金徽玉轸”。此琴先入唐寅之手,后入怡园主人顾文彬“坡仙琴馆”抗战爆发琴人来渝避难,古琴随之西迁,最后落地重庆。

苏子瞻作《古琴吟》,又名《相思曲》,是一首怀念故人的夜歌,结构短小,精致洗练,古意恬淡,适宜初学者练习,1886年列入《学琴入门》。传说此曲是“苏子瞻游琼州,有妓妾善琴者,染疾而亡,寄葬于琼州弘福寺墙侧。后州守游驻寺中,夜半闻女子哽咽悲歌,问僧众,俻悉当年之情事,怜而伤之,遂录其歌,衔入琴谱焉。

苏子于香,亦是赫然有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一生爱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贬官,一刻也没离开过香。他流放海南,仍然操心百姓疾苦,写诗《和劝农》,对海南沉香过度砍伐表示担心。“东坡闻思香”是他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该香以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为主要原料,用料考究,配伍严谨。香气华贵而不失庄严,隐灵动于安和之中,香如其文,沁人心脾,韵深意长,具有通经开窍、养性安神的功用,使人闻思中,得有无之精华。适用于华堂书斋和修行者。

我东施效颦爱上琴香,不说“听香拂弦”如何高雅如何有意义。免得正义无边之士责问:天下还有多少人生活拮据,看不了病,上不了学,你还附庸风雅,捣鼓这些玩意儿!

危险是存在的。我写《庸常凡俗 简单快乐》,讲老伴双腕受伤以后我接替种菜地,种出了感觉,把被颠倒的人生美感颠了过来。就有人说,横直不是种田人,如果你一直种田还会这样说吗。问题是我没一直种田。没一直种田就伤害了种田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如果是,罪过可大了,我恨无地洞可钻。“听香拂弦比种田还玄乎,难保没人说是吃饱了撑的。

不过,桥归桥,路过路,退休的日子别人无法替我打发。“听香慢拂弦”是不是没有悲悯胸怀自个知道。自己爱干的事,老婆都不反对,别人说也不在乎。

爱上琴香,起因是我两年前编撰《中国香道八章》,《香道与诸艺道》一章有“香道与琴道”,文字很少:

香道与琴道

     琴乃心声,发自肺腑,合于天地。琴之道,天之道。抚琴必焚香,沟通天地人我,

    因正心而有正声。凤尾琴,天地香,高山流水,千古知音。琴师香是五蕴香天籁香大

    雅香大仁香,感天动地泣鬼神。”

我因这几行文字中魔了,抑制不住对香道与琴道的浓烈向往。加之区文联副主席、小说家周士华是个雅玩者,他玩的瓷器、古玩、崖柏,我都不那么上瘾,唯独他用一段金丝楠木打一张古琴,使我馋涎欲滴。我费好大劲想找一段百年青桐干木也打一张琴,不能如愿。青桐木本地有,可要用一百年长到三十公分胸径,砍了架在房上或者放在家里又五十年以上的,实在闻所未闻。可是,听香拂弦的愿望不可扼止,非买架先练习琴学弹不可。再慢慢谋件好材料。

去年11月我揣上一万元就上街了。先问遍小溪塔各乐器店,没有。到底哪儿有?说你到老市区看。我就上公汽到老市区了。我出门前查了老市区各琴店地址的,可下车后走一条街又一条街,就是难到那个门牌地址。到店后问,还是没有。我几乎绝望,售货员才说,你到本部店看,兴许哪儿有。我出门拦的,个个车有人。一直走到一家商场,才打上。五分钟下车,找到本部店,果然有架混沌式杉木练习琴,一看标价4580元,暗想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又问,还有不?答仅此一架,前天有个小孩想买,他母亲没同意。我说真想买,三千卖不?卖我就付钱;不卖我就走。我查过琴厂同类琴的价,还价在进价区间内。售货员说,你等一下,我得请示老板。我说,没问题,钱都准备好了。老板听说有个老爷爷想买,犹豫一下,卖了算啦,反正再不进了。我边付款边问,古琴老师多不?答,不多,只知道三峡大学有一个。

背上琴,又搭公汽到书友万双全的店子里领稿费,买宣纸和墨。双全正在书法培训班讲课,他告诉售货员什么规格的纸给我什么价,并嘱咐把代领的稿费给我。一下买了两千多块钱,小伙子又帮我栏旳,送上车,才高高兴兴一路回了家。

向往听香拂弦,先得有香,再会拂弦。香现成的,既有珍藏多年的檀香盘香、朋友送的崖柏线香,还有磨制的崖柏香末。拂弦得现学。没有老师,就上网找视频,看指法,听演奏,下曲谱,看古琴家们对操琴的讲演论述。下载视屏几十个,古琴曲几十首,古琴谱一大叠,入门书籍若干本,好歹是拼上了。

当然简谱还是会一点,基本的作曲知识也知道一些,拿到曲子,先对着名家的演奏边听边记,不几几遍也就背熟了。可弾起来指头无力,不像李祥霆教授,哪根指头都那么运用自如。我想我是自乐,又不是学习专业演奏,别企图十根指头轮番上阵;咱就俩指头,一个管按一个管弹,先弹出个曲调再说。《卧龙吟》简单,我就弹《卧龙吟》。不几天,指头起了老茧,弹坏一根琴弦。通过网上联系,花500元从厂家买来两组,把坏了的换下,继续弹,每天半小时雷打不动。勉强成曲调了,虽然呕呀嘈折难为听,无法跟专业学习相提并论,毕竟也算弹响了。

不过,古琴的声音实在太小,名家演奏的琴那么好,也必须放扩音器。这张练习琴,声音更差,不放扩音器,只有自己能听到,不惬意。我又跑到长江市场花500多元买了一台万利达便携式扩声音响和便携式拾音器。把这小东西粘到琴板下的龙凤池内,打开音响再弹,声音大多了,且不失真。练习的劲头更大。

文友宋桂莲知我爱听香拂弦,代我网购一只白瓷红梅电香炉,给钱不要,白送。我打开炉盖,在金黄色的金属盏里填入两小勺崖柏香粉,盖上盖,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不一会儿幽香四溢。静坐琴桌前,弹奏《卧龙吟》,真是爽快之极。可惜没用几次坏了。焚线香用量太大,有点舍不得。内侄女鉴云寒假回来,替我操刀,一气从网上购得两只瓦蓝瓷电香炉,得以继续悠哉游哉地听香拂弦的日子。

于香,我也并非墨守陈规,购买现成香品。现在我熏的香多采自家日常生活。如桂花、月季、茉莉、柑橘皮、石榴皮、香樟木、崖柏木、青艾、花椒叶,都被我采集晒干,撕成小块,放入兜艽钵子内慢慢冲成细粉,再用铁盒装好。用时取两小勺,放进电香炉熏,一样清香四溢,精神贲爽。其实,古人焚香,亦名“燃柴”,最初就是拿些有香气的树枝来烧,后来才搞得越来越精致。我记事时,老家农村还有“燃树枝熏香”的习惯。

弹熟《卧龙吟》,我并不满足,又捣鼓作曲。先写一首独奏曲《崖柏颂》,再写一曲《惊魂》。今年元月一日我和老伴送内侄女楠婷去婆家,老伴搓麻将的时候,我一张纸一支笔打《霜月吟》草稿,前后修改十来遍。回家录到作曲大师免费软件上试听,觉得不错,便开始了练习。

《崖柏颂》是一曲颂歌,有感于五百年王木清气遗人间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叹。乐曲由序曲、首段、二段、三段、结句五部分组成。以四个四分之四拍为基本抒情单位,并穿插两个四分之二拍作为回应。序曲以四个四分之四拍构成一个悬崖上风云悠闲的音乐环境首段有两个基本单位营造出崖柏傲骨挺立、铁杆龙枝的形象二段节奏放缓,中分起句,照应首段,逐句推进,用比首段多一倍的乐句渲染崖柏立天地披霞衣、守护云霞守护田野守护岁月、只愿清香流溢、大爱大爱青春永无敌的品格三段和结句改为更加舒缓的自由节奏,长度与二段相等突出历经风雨而忠贞不易的坦然态度。

《惊魂》有感于林间雀而作。路过山林,林间雀受惊扰,发出“唧唧”的声音,骚动。待脚步声远,逐渐平静自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就写成一支曲子,反映这个过程。后来看到古琴曲《双鹤听泉》,无意间用到了其间的两个乐句。

这两曲弹了一段时间,觉得难度大,达不到理想效果,搁置了。弹得最多的还是《霜月吟》,每天都焚上香,和《卧龙吟》一起弹几遍。

这首《霜月吟》节奏舒缓,长音较多,间夹快板,高低回环。犹如一个人站在苍穹之下,漫天银辉洒满山峦起伏的深秋原野,草木凝霜,一望无际。这个人面对广阔的银色宇宙,发出内心的感叹,诉说满腹话语,无喜无悲,只有长长的高低回旋的吟叹,彷佛要和天地融为一体。弹着这样的曲子,我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所在,心胸变得无不开阔。这是我喜欢的原因。

自伏羲创古琴,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成七弦至今。实以天地日月为像,比附天人合一,怀天人大德,发天地正声。这种比拟是其它乐器是没有的,也是历代文人独以古琴修身的重要原因。故而学琴须先正身意。杨芬教授讲古琴之门的第一课,是《心的交流》。她说:“学琴的目的不在实用,也不纯为美学的享受,而是藉以练心......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时时觉照自我是否回归本心,一切归根是在心性上做功夫。最后又化作无为之为,无艺之艺。

这种境界,实在令人向往。听香慢拂弦已成为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愿在有生之年,不计得失向这种境界出发。

2015年11月2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1

Trending Articles